胆囊癌 ( carcinoma of gallbladder )
别名: 胆囊癌;胆囊细胞癌
解释 收起

概述: 胆囊癌(carcinoma of gallbladder)过去被认为是比较罕见的 恶性肿瘤,无论用任何方法治疗,病程仍进展迅速,最后导致死亡。其主要原因是因 胆囊癌无特异的临床症状与体征,难于早期发现,待确诊时已属晚期病变,手术切除率很低。仅有少数病人因胆囊炎、 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时而被发现,方有较好的疗效。本病近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,随着影像学等诊断方法的进步,已见少数令人鼓舞的报道,行根治性切除术或胆肠吻合术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,由此提示,早期诊断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本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。
    指原发于胆囊的恶性肿瘤。较少见。50岁以上女性多发。80%以上伴结石。以腺癌居多,少数为腺角化癌、鳞状上皮癌和乳头状癌。胆囊癌的恶性程度高、生长快、预后差,常侵犯胆(肝)总管引起梗阻。可直接向肝、胃和附近的淋巴结转移,亦可向肺、肾、骨骼转移。手术切除是胆囊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。1年死亡率达90%,5年存活率仅4%。对不能切除的胆囊癌可作放疗、化疗,但效果不肯定。


出版社:人民卫生出版社
作者:梁力建(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)

】描述为:">    胆囊癌(carcinoma of gallbladder)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,90%的病人发病年龄超过50岁,平均59.6岁,女性发病约为男性的3~4倍,国内统计约占肝外胆道癌的25%,占胆道疾病的构成比为0.4%~3.8%。

    胆囊是肝外胆管癌的好发部位。胆囊癌虽然不常见,但是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很差,应得到临床上的重视。可能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,胆囊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,女性多于男性。结石与胆囊癌的病因学之间的关系尚不很明确,可能由于结石的长期刺激及胆囊黏膜的慢性炎症改变,或胆汁中的致癌物质作用的结果。
超声诊断依据
   
    一、二维超声
   
    (一)胆囊内出现自囊壁突向腔内的肿块,呈乳头状中等回声,基底较宽,表面不平整,体积较小,1.0~2.5cm,好发于颈部。
   
    (二)基底部宽而边缘不整齐的蕈伞样肿块突入胆囊腔,呈弱回声或中等回声,常见多发,可连成一片,肿块周边常可见胆泥形成的点状回声。
   
    (三)胆囊壁呈现不均匀增厚,可以是局限型或是弥漫型,后者往往以颈部、体部增厚显著,内壁多不规则。
   
    (四)胆囊肿大,正常液体腔消失,呈现为一个弱回声或回声粗而不均的实性肿块。在胆囊内充满不均质的斑点状回声,其内有时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团块伴有声影。肝与胆囊之间的强回声带被破坏、中断或消失。肿块侵及周围组织和肠襻时,则胆囊轮廓显示不清。
   
    (五)胆囊与肝实质的正常界面回声特征消失,表现为界限不清、形态不规则的实性偏低回声。晚期肝内可出现多个转移灶。
   
    (六)肝门部管状结构受压,常可见阻塞扩张的胆管。
   
    (七)胆囊颈、肝门及胰头周围多发的实性回声结节,可伴有胆管的扩张。
   
    二、多普勒超声增厚的胆囊壁和胆囊肿瘤内检测到高速动脉样血流信号。
   
    三、超声诊断意见
   
    (一)仅一
    (一)或
    (二),胆囊内性肿块,不能除外胆囊癌(小结节型/蕈伞型),建议进一步检查。
   
    (二)仅一
    (三),胆囊壁增厚,不能除外胆囊癌(厚壁型),建议进一步检查。
   
    (三)仅一
    (四),胆囊区实性肿块,多为胆囊癌(实块型)。
   
    (四)
    (一)+
    (二)+
    (三),胆囊内实性肿块,多为胆囊癌(混合型)。
   
    (五)
    (一)或
    (二)或
    (三)+二,胆囊实性肿块,符合胆囊癌声像图表现。
   
    (六)
    (一)或
    (二)或
    (三)+
    (五)或
    (六)或
    (七)或二,胆囊癌伴肝内转移或胆管梗阻/淋
组织学分型
    根据国际抗癌协会(UICC)的标准,胆囊癌依其分化程度,可分为高分化(GI)、中分化(G2)、低分化(G3)和未分化癌。以下为日本胆管癌处理规约的病理组织学分类。
   
    一、腺癌
   
    (一)乳头腺癌。
   
    (二)管状腺癌高分化型;中分化型;低分化型。
   
    (三)实性腺癌。
   
    (四)黏液癌高分化型;低分化型。
   
    二、腺鳞癌。
   
    三、鳞癌。
   
    四、小细胞癌(内分泌细胞癌)。
   
    五、腺内分泌细胞癌。
   
    六、未分化癌。
   
    七、绒毛状癌。
   
    八、癌肉瘤。
   
    九、AFP阳性腺癌。
   
    十、类癌。
    十
    一、不能分型的癌。
    组织学分开型中,腺癌最为常见,约占85%;其次为未分化癌,约占10%。
临床分期
   
    一、从临床的角度,胆囊癌可分为3期。
   
    Ⅰ期:术中未怀疑胆囊癌,术后病理报告为胆囊癌。
   
    Ⅱ期:术中已确诊为胆囊癌,但病变局限可行根治术。
   
    Ⅲ期:病变已属晚期,无法切除肿瘤,诊断从术中活体组织检查或尸检时获得。
   
    二、根据组织受侵犯的深度,胆囊癌又可分为5期。
   
    Ⅰ期:病变局限于胆囊黏膜(原位癌)。
   
    Ⅱ期:病变侵及肌层。
   
    Ⅲ期:病变侵犯胆囊壁全局。
   
    Ⅳ期:癌肿已转移到胆囊淋巴结。
    V期:已有远处转移,包括肝脏及其他脏器。

1 临床表现 展开
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
3 流行病学 展开
4 实验检查 展开
5 辅助检查 展开
6 诊断要点 展开
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
8 预防 展开
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
10 并发症 展开
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
12 诊断标准 展开
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
14 诊断依据 展开
15 相关课件 展开

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   沪ICP备12005625号-1